基本信息
书名:历代文房四宝谱选译/古文佳作类编丛书
原价:16元
作者:林渊,王铁柱 等著译
出版社:中国青年
出版日期:1998-01-01
ISBN:9787500625766
字数:240000
页码:3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套书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不像《古文观止》那样单一,而是着眼于中国历代日常生活的古文佳作,涉及书信、奏章、养生养性、锻炼身体、品茶、养花、战表檄文、教育子女、家庭和睦等各个层面,将读者带进了中国古典文化的许多新领域,自然大开眼界。阅读这些经过精心选择的古文珍品,可以让广大读者增长社会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学到社会交往、自我修养、成家立业、安排生活、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本领。在吸收古典文化方面,是一种可贵的创新。而且,编者并没有命令式的让你必须接受什么,也没有一定让你去批判什么,而是将一些佳作分类客观地汇集成册,加了前言、题解、注释和序言,让读者在品赏中去选择,在研究后去评判,可以说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倡导了一种和谐、民主、自由的积极思考精神。
本套书好处如下:一是可以得到丰富的文学知识,在品味优美的文论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二是可以体认到某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了解古人生活追求的过程中感悟人生,指导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三是可以学到一些做人的艺术,在研究古人在社会的航船上沉浮的经验中,增长做人的本领;四是能够掌握一些日常生活起居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古为镜,使生活相对闪烁出更多的科学光芒;五是积累历史知识,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内容提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笔、墨、纸、砚,史称“文房四宝”,便是这文化长河中的一座丰碑。众所周知,造纸是中华民族的发明,而文房四宝的出现,又直接促进了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版事业的发展,成为古代文献典籍、书画艺术的载体,亦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它们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也为推动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极其重大的历史贡献。如何承继这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让我们和后人了解文房四宝产生的大致经过和生产过程,包括选用原料、制作方法、工艺要求、革新创造,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工匠艺人的艺术追求和生平业绩,从而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我们自己的一点力量,我们决定编选一部《历代文房四宝谱选译》。具体方法是尽可能将历代有关文房四宝的重要论述搜集到一起,根据内容和需要分类加以筛选,对入选篇目先加以新式标点,次作必要的注释,再次用今天的白话文加以翻译。此外,每篇之前还有一题解,务求方便读者。最后,将每一类文章基本按成书先后为序编排在一起。
目录
前言
笔
天子笔
制笔二绝
诸葛氏笔
文房四谱·笔谱
一之叙事
二之造
三之笔势
四之杂说
墨
文房四谱·墨谱
春渚纪闻(选录)
烟香自有龙麝气
陈赡传异人胶法
潘谷墨仙揣囊知墨
漆烟对胶
墨工·墨法·墨铭集粹
张滋造墨
研墨一诀
墨史
墨史·魏
墨史·宋
墨史·唐
墨史·宋
墨史·高丽
墨史·契丹
墨史·西域
墨史·金国
韩熙载、苏子瞻与墨
墨之制作
新安制墨
纸
蜀笺谱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纸料
天工开物·造竹纸
天工开物·造皮纸
纸墨笔砚笺·纸笺
古墨迹论上·古纸
新增格古要论·文房论
古玩指南·各代名纸
砚
歙砚说
辨歙石说
歙州砚谱
砚史
新增格古要论·古砚论
说砚
端溪砚史卷二
石璞
石品
石眼
石疵
石色
石声
砚工
砚式
砚直(选)
用砚
涤砚
藏砚
铭砚
补砚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